创作过程(三)

定生死的一个月,所以劳动节还是不能休息。
在画面上继续深入的时候,常有很多想法,但往往都未能及时记下来,而作罢。我觉得学院也面对类似的情况,以前算是开了个挺好的头,但是继续深入发展的时候,并没能好好把握当时的智慧资产,而使其流失掉。那个年代,人人热衷画painting,因此常有佳作,这是思想互相碰撞的结果。
不过我觉得,向人借回来的绘画模式,终究经不起考验,当时代潮流一冲,它就形神俱灭了。如今,当执教鞭的人们都不留恋于手绘的快感体验,不在画布上汲汲营营的时候,那怎么祈求学生们自动领会笔尖与布面的摩擦触感之美妙呢?这也算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的情况之一。
千万别被物欲洪流,淹没了当初的作画热情。当画者失去在画面抒发情感的欲望,徒剩外壳的时候,教出来的学生,他还会有灵魂么。
前景人物的肤色很苍白,与周围蓝蓝绿绿的杯碟成强烈对比嘞。
ReplyDelete还有学生愿意付钱叫他人画呢
ReplyDelete是滴,所以一直还在调整中;付钱雇人代画的那些,真傻。
ReplyDelete加油!向自己的理想前进是幸福的。
ReplyDelete期待完成之作!努力前进吧!
ReplyDelete--叔本华说: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这意志的现象,二者均无意义。尼采承认了。但他不甘心悲观厌世,为了肯定世界和人生,便诉诸艺术。--
ReplyDelete好像哲学家都不怎么喜欢艺术。
柏拉图说:一切的艺术行为只是模仿。
弗洛伊德也把艺术创作和“性宣洩”相提并论。
这些事件像为今天“艺术步入哲学”开了门。
主要是艺术太难定义了,它一直随着时代思潮而在改变,而且涉及的种类太过宽广相对来说,美学显得更好理解。
ReplyDelete尼采是赞赏艺术的,他的意见是:用艺术来拯救悲剧性的人生。
记得听过某个画家说过,艺术背后表达的,可能是数年后人类才会懂得去欣赏,它可是是个意识上穿越时空的表达,也可以是画家本身对现在社会的心态反应。
ReplyDelete我想你画功早不是问题了,主要还是展现自己的思维。反正就是佩服你的精神~虽然好久没有正式在一起聊,,但我知道,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各自奋斗着~~
加油
我了解的,好好干吧,等待你的漂亮成绩。
ReplyDeletecannot read.. don't care.. CHIN LEE GAMBATTE!!!
ReplyDeletesee you when you ar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