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艺术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梁思成, 1944




1
如今,对于马国这个移民社会里的华人来说,所谓家,属于一个怎样的具体存在?精神上的家园,又倾向何处?有人说,一部世界艺术史,等同于人类的精神史,依此逻辑,若要知道马国华人心系何处,与其相信不怎么老实的主流媒体所乐于宣传的热带笑容,倒不如相信艺术家眼里的忧郁气质。

《弄边》剧照,谭伟富,2010

两周前,我出席了独立导演谭伟富与胡美庭的《回家、离家、搬家》短片放映会。放映会上,播映了《我和阿古斯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天凉好个秋》、《弄边》,和《孝》一共四部短片,所有短片的故事都围绕在回家、离家、搬家这样的内容概念展开。其中,《弄边》给了我较深的悸动。在这部属于半自传式纪实短片里,导演藉着一次回弄边老家(Rompin)探亲的过程,将人声喧哗的富都车站、令人沉沉欲睡的长途巴士、患上话痨症的印裔德士司机、坚实矗立着的新村木屋、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大学女友、永远都在烦心的妈妈、需要按时吃药的爸爸、爱喝酒但其实顾家的哥哥、羞涩于表露感情的自己,以及那条沿路伴着油棕树的南北大道,一律线性串联起来,并让情感缓缓地流淌,非常含蓄,也非常真实。这是许多漂泊在外的新村孩子对于老家的情感啊!

《弄边》这部短片以纪实手法拍摄,片中人物皆非专业演员,各自以自己熟悉的方言表达,印度话与蹩脚的马来话也适时穿插其中,虽然整体看起来生涩,但却生动得恰如其分。作为观众,我深深感动於导演还原现实的艺术坚持。放映会的末段交流时刻,一名资深观众提问:“为何不全程用华语作为语言媒介?”这名资深观众自称看过台湾电影两百部,并推崇台湾金马奖为华人电影世界第一奖,所以献议导演该将目标瞄准金马奖,由此,将来所拍摄电影也该以华语表达为主。

先不论衡量一部电影优秀的准绳,该不该建立在评委能否明白电影里的言语上,或争论拍电影该以表达或得奖为主,我彼时脑里首先浮现的想法是:为何马国华人总是那么‘若为现实故,一切皆可抛?’



2
《金城小子》刘小东和他画里的朋友
《弄边》的乡愁,倒使我想起了《金城小子》这部由台湾导演侯孝贤与姚宏易联袂以影像记录画家刘小东回乡画画的纪录片。

《金城小子》获得了第48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然后,片里的人都说东北话。  

金城是中国画家刘小东的东北辽宁的老家。离家30年到北京发展绘画事业,据刘小东说,这次选择回乡创作,是想赶在小镇被彻底城市化以前,记录点滴存在过的一些人事物。后来在台北诚品书局展出的《金城小子》个人画展里,一共展出了刘小东回乡时创作的大小三十余张油画及纸上作品。这批创作,记录了他这年来回家的情感轨迹,和儿时成长记忆。

有个诗人问过刘小东:四处飘泊的人根在哪里?他回答:出生地。作为现实主义画家,刘小东的创作向来关注生活周边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他们对精神家园的依恋。早在《金城小子》里的城乡矛盾以前,他的《三峡大移民》系列作品也刻画了因三峡水坝工程而被迫搬迁的重庆、湖北两省的百万移民。这是他最早在画作里表现建设与牺牲的二元矛盾。

他在回老家画画以前,曾跟友人喝酒时感慨道:“我们的记忆都喂狗了,没有东西可以证明我们曾活过。我们的记忆被膨胀的发展吞食了。”


3
话锋至此,大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类使人脑力晕眩的问题大概便要上场了。

欧洲自航海时代掀幕开始,便频繁上演商人/海盗到处掠夺资源的戏码,同时,各国殖民者有了大量在异域占据殖民地的机会。对于另一些哲人来说,他们则积极在化外之境寻找乌托邦,藉由未被文字侵袭的荒蛮部落,净化文明带来的疲惫。例如高更(Paul Gauguin)这名画家,他在法国仍是欧洲文化中心之际,却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起来,经过一番折腾,最后终于抛弃了优渥的证卷行职业,在大溪地找到让他大放光芒的艺术能量,也遇见了他那生命中的毛利族情人。

‘她在14岁就嫁人,现在有14个孩子’,
黄海昌,1994
不过,在欧洲东边的亚洲大陆里,由于野心家的侵略,国势动荡,大举迁徙南洋的中国人显然没有这种在异域里折磨自己精神,并寻找自我的奢侈。这些华人南来的目的,做生意有之,被卖猪仔更多,皆旨在避开战乱,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早期在马来亚刻苦求存的华人命运,便是在这样的框架下匍匐前进。马来亚经历过数次被殖民的经验,后在各族先贤合力争取国家独立后,才开始了现代化的过程,自此,大多数华人也才决心落地生根,履行社会契约,效忠马来西亚政府。

马国艺术家黄海昌在《她在14岁就嫁人,现在有14个孩子》里,以自己的家庭结构为框架,刻画了他祖母这名南洋移民的精神面貌。与许多华人的祖母一样,这位形象坚毅,儿女成群的画中主角,为了生计而必须不辞劳苦地穿梭于橡胶园林之间。但她的脸上同时布满无力感,仿佛忧心着十四名孩子的生计之时,仍得面对同化的问题,还有那无止境的迁徙命运。1

一图诉万语,黄海昌的这张作品,烙印着早期华人家庭的刻苦精神与生存状态,成为了移民社会最生动的写照。

虽然如此,华人迁徙的命运,至今依然持续进行着。跟据马来亚大学的郑乃平教授所指,自新经济政策执行以来,超过一百万名华裔马来西亚人出走,移居海外,其中多为专业人士。2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更光明的前程,更公平的施政,许多华人陆续出走,做为施政不公的无声抗议,以致在后殖民时代的马国社会里,华人祖辈的移民身份一直被他族一再提醒,并时刻嘲讽其欠缺归属感的过客性格。

‘住得不满意就回你老家去’!

无法不令人熟悉的措辞。无关知识水平,出口挑衅的人还包括校长。

可是,回哪里去?


4
‘Balik! Atau Membalas Budi’,
Gan Chin Lee, 2010
于是,约定俗成似的,我们一般随时强调自己是华裔马来西亚人,或马来西亚华人。“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国家”,回应马来至上主义之余,顺道强调给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知道:“嘿,别再喊错了!”也许是多元敏感社会带来的身份焦虑症。华裔马来西亚人在马国独立后,一般都调整了自己和‘祖国’的位置,而效忠于第二故乡——马来西亚。自此以后,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汉族、藏族还是塔吉克族,都不太列入华裔马来西亚人关心的范围里了,取而代之的是,华人在新祖国里的新朋友,以及各种身份与权益问题。文化对焦,也由此开始投射在椰林蕉风之间。

保皇派和改革派的斗争,则成了隶属祖辈的情感记忆,如今对于出生地在马国的新一代华人来说,可能兴致缺缺,即便知道了,也只‘得个知字’,无关痛痒。

不过,如今在面向大中华文化圈的语境里,华人可以这么分成两派:亲中派和民主派。3亲中派无他,基因里的商业嗅觉使其虎视眈眈于中国广大市场,因而视中华文化为一座发亮的拱桥,才极力推崇母语教育;民主派则长期对应于马来民族主义,在思想上不同意于强权与宗教治国, 积极争取参与建国所该获得的公民权益,并相信於多元复调模式,才是促进族群和谐发展的治国态度,为此才发力维护母语政策。

虽然两方都认同于维护母语教育这一环,但目的不同,教出来的气质,岂无分别?而学习这档事一旦功利起来,视野就要变得狭窄了。马国教育圈流行的读书为考试、考试为文凭、文凭为高币值的学习气氛,你我皆心照不宣。所谓华人文化,在国家独立以后,恐怕只剩母语教育一环受到高度注重。这始于受到强权无理压制的高度反弹。可惜的是,母语当前却只被许多新一代华人视为一种便于简略沟通的工具,再无深层要求。这也掐断了华人文化学术研究的源头。

郑良树曾经在《大马华社与中华文化》一文里,叙述了马国华人文化倾斜发展的现象,他认为,饮食、休闲、娱乐此类世俗生活文化在华人圈里大行其道,汉学研究及中华文化则乏人问津,欠缺大量愿意深耕的人才。4黄文斌对此做出补充,除了政府行政偏差,这也与华社偏重工商社会的‘功利观念’有关。他还说,若与马来文艺界相比,马来友族对民族自身文化创造的自觉与努力,不容忽视。5

此外,安焕然也在《马华文化依然是表演文化》文中重申,马国华社今日虽然仍孜孜于舞狮舞龙、二十四节令鼓、古庙游神等文化活动,即使这些文化品牌在‘大中华文化圈’算稍有名气,但当中精神却已从早年的忧患呐喊,过渡成了纯粹展演的狂欢。他问道:究竟马华本土能否培养出学术大师,而非仅仅斗士?6

只是,人们不自觉舍弃文化包袱的速度,恐怕比斗士争取文化自尊来得快。


5
因吉隆坡捷运而强硬征收苏丹街的计划,再次敲响了华人文化历史面对发展洪流而被迫消失的警钟。

上个世纪中旬,中国政府为了现代化进程,大力推动城市改造计划,其中一项被学者称为文化灾难的计划,便是罔顾知识界的阻扰,鲁莽拆迁数千条北京老城区和老胡同,破坏了北京城原本卓越宏伟的布局与构图。有位清华建筑系教授因此感叹道:“我们正在毁灭这座伟大的古城,不是因为战争、革命,而是因为建设”。

‘路往哪儿走’,潘台明,2009
因建设之名,如今马国捷运公司一样鲁莽地罔顾百年历史建筑,打算让捷运路段穿进苏丹街这条百年老街,并联同土地与矿务局祭出土地法令,威迫苏丹街业主签署征地协议,并以蛮横姿态呛声:‘发展必有牺牲’。惟发展若要割舍国家文化遗产的话,这笔糊涂账,再次反射了马国政府一边嚷着走向文明先进国之时,却一边让文化历史记忆走向萎靡的无知态度。苏丹街是吉隆坡老社区异常重要的一条街,活古迹——人镜慈善白话剧社、乐安酒店、邝福荣洋服、百代影社等许多仍然活生生矗立在该街上,它们作为吉隆坡历史与文化硕果,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理想,也肩负着美学价值的传承任务。

不过,在这次苏丹街征地风波里,需要反思的是,华人对待自身文化传统与历史的自觉,仍旧不及马来友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热情,及具体落实於生活里的文化实践。仔细想想,在苏丹街被捷运公司打起如意算盘、觊觎捷运周围地段日后升值带来的回馈以前,是不是先被华人自身慢慢淡忘了其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

譬如上面所提到的《弄边》短片放映会上的观众献议,在华人群体里,恐怕依然充斥‘过于务实’的心态,恰如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形容的那样,华人是务实者与现实主义者。因此,所谓历史与文化牌匾,在现实面前,都能搁置於角落,赢了局面再说。再如安焕然所形容的,马国华社经常只把文化传统,摆在表演和娱乐这种轻得过份的位置上,使其沦为提高民族尊严的过场角色。

在乎的,永远仅仅在于一堆数字游戏——每年不断争加的学校新生人数,持续保持上扬的总体学校成绩,银行户口里陆续增加的个人财富,添置一间又一间的洋房地产——用以象征成功、进步。

那文化建设呢?


6
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在华人圈子里,有些人在有感自身文化遭受冷淡待遇之时,为了驱走寒意,才勉强从储物间取出了关于五千年文明的旧牌匾,让彼此在优越感下互相取暖。然而代价便是,走向文化对话的脚步,因此踌躇不前。

不过种族藩篱架得更高的原因,也许来自1969年的种族冲突。

《伤城》装饰物里的华人堂号,梁友瑄
影像工作者梁友瑄在台湾艺术大学学习多年,对照单一民族的城市结构以后,同样纠结于家国种族政策带来的身份迷思,隐隐觉得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提醒自身民族的命运。为了了解扑朔迷离般的69年种族冲突,及了解513事件为其母亲带来的心理阴影,梁友瑄拍摄了《伤城》这部记录短片,在片中藉由跟母亲的几次对谈里,摸索母亲记忆里的伤痕碎片,让母亲在情感焦虑中慢慢得到缓解。梁导演在记录片中后段,重游了故乡槟岛的一些历史古迹,并尝试敞开脚步,走入过往曾因怯意而始终抱持陌生的友族文化活动里,希望借此消除心里疙瘩,拉近距离。

互联网崛起以前,308以前,这样的历史课题,永远无法被广泛讨论,怯弱的媒体,失衡的报导,每每自有解释的套路,所谓平衡报导,却纵容了更多跋扈姿态,让霸权下的弱者只能在咖啡店宣泄。 面对碎片般的历史记忆,和断垣残破的文化习俗,所谓完整的国民人格,犹如缺了支撑胸膛重心的腰椎一样,无法直挺;也或许憧憧历史阴影一直尾随,乃至不愿放下身段,马国华人只好持续出走,到更文明的国度,在更自由的空气里大口呼吸,才能理直气壮论证自己的存在价值,找到存在感。

法国人类学家,也是结构主义代表的列维·斯特劳斯却选择了从文明走向原始,反思文明进程。他在二战前写过一本在异域里寻找自我的著作,叫《忧郁的热带》,试图在各个原始部落的习俗、神话、语言、图腾里思索社会架构,厘清现代化的种种权力关系,对社会学领域带来诸多贡献。里头,他写过这么一句话:“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交流越少,它们就越不可能为对方所腐蚀;但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形下,这两种文化各自的使者也就越不可能掌握他们之间差异的丰富性和重要性”。7

惟在马国,面对差异性截然相对的友族文化,这个丰富性,恐怕仍然停留於饮食文化交融的水平里。

不,如今还多少掺和了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的味觉记忆。


7
旧时苏丹街
捷运征地事件以前,苏丹街、茨厂街等这些老社区因为全球化、城市科技化等原因,老居民逐渐外迁,旧式营业店屋和文娱活动还没来得及转型,便已消退在年轻华人的视线以外,加上雇佣外劳热潮,促使大量各国外劳进驻区内,对准外劳需要的各种商业店铺如外币兑换店、外劳中介所、餐馆、旅社等纷纷林立,因此,对许多新一代的华人来说,吸引力渐弱,宁愿却步于外。虽然该地毗邻富都车站,来来往往的游客与乘客,仍然络绎不绝,但是昔日实在的老街区情怀,就要急速褪色成黑白,仅能通过讲古活动,才能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

苏丹街老街坊杜志昌医生在捍卫百年老街的讲古活动上,根据其阿爷著作《杜南先生哀思录》及成长记忆,娓娓道出苏丹街上曾经存在过的伟大人、事、物。对照那些许多影响过华社先贤的精神,再看当今老社区的凋零景象,以及被强制征收的命运,让人陡然倍觉荒凉,心生酸楚。百年老街依然矗立着,人犹如此,拆迁以后,人何以堪?守护文化,便是守护精神生活,面对历史,文化,言语,建筑这些重要文化载体,华人若然持续抱持随看随抛的务实心态,集体精神走向颓靡,指日可待。

在这场苏丹街征地风波中,扮演要角的建筑学者张集强明确指出了保存老街道的重要性。他说:“这些老街道,以及街道上的建筑、老商号、店屋、老居民等,是构成吉隆坡历史的最主要元素。因此,要保存吉隆坡的历史,应该要朝向保存完整老社区的方向来思考。在这样的条件下,苏丹街即使不是最老的一条街,它仍然是构成老吉隆坡最主要的一条街。倘若苏丹街失守,当局计划中的商业大楼完工,将牵动整个地区的产业经济,老吉隆坡社区的容貌必将消失殆尽。如果都市发展只重视经济价值而忽略了人文价值,最终只会形成一个没有生命(soulless)的都市”。8

由此,张集强强调:“事情演变至今,球已不在业主或捷运脚下,而是端看民众对这件事情的回应。权力机构的优势是,沉默即代表认同,如果民众对苏丹街的征收事件没有强烈的主张,即代表整体社会的多数站在捷运公司那一边。因此,如果你还关心苏丹街的未来,关心吉隆坡的历史及文化遗产,就没有理由到这时候还不出来举手表态”。9

对于热衷危言耸听、渲染情绪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我必须在此补上一枪,作为本文总结——这何止关心百年老街的命运而已,捍卫苏丹街,长远来看,等于预防民族文化精神从精神忧郁走向精神衰弱,这比各家关心自家孩子在学校里考多少个A,还重要得多啊!


8
‘苏丹街’,刘德梁,2011
行为艺术家刘德梁想得周到,知道马国华人处尊养优,惯于沉默,耽于忧郁,所以选择牺牲肉身,穿透大街小巷,积极提醒民众的人权意识及公民权益,让愿意表态的各种阶层人士在其肉体盖上‘苏丹街Jalan Sultan’的印章,象征支持这场捍卫运动。

惟肉体只是浮云,聚散有时,存活在世上短暂得可怜。况且只在肉体表皮上盖个章,表形却难以表意。在盖章的同时,有否也把先辈历史与理想也刻在心底,这个难度,值得深思。




注一:资料引自[马]Karim Raslan《东南亚行旅漫记》,林青青、康中慧译,星洲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211页

注二: 资料参考[马]潘永强< “回去”中国:出去或呛声? >一文,见《我们的时代精神》,吉隆坡,燧人氏事业,2011年11月,第47页

注三:这个比喻引自[马]黄进发<大中华民族主义有利华社吗?>一文,见《独立新闻在线》,2010年11月14日

注四:<大马华社与中华文化>,郑良树,《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何国忠编,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6年

注五:<从钱穆持守传统文化的意义反思马华文化之建设>,黄文斌,《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何国忠编,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6年

注六: [马]安焕然<马华文化依然是表演文化>,见《星洲日报》,2012年1月14日

注七:<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 ,[美]桑格塔《反对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79页

注八: [马]张集强<苏丹街的保存意义>,见《星洲日报》,2011年10月16日

注九: [马]张集强<独立遗产大楼VS百年遗产老店>,见《星洲日报》,2011年12月25日



(本文已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独立艺文,31/01/2012)

Comments

  1. 沙发!等下肥来慢慢读过~

    ReplyDelete
  2. 需要时间消化这些文字。

    身为外国留学生,甚能体会自称“马来西亚华人”的原因。在否认和承认之间,很难很难,很久很久,都还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即使自己有了答案,我也必须承认,身边人的辩论难免会使自己的答案动摇。

    另一方面,身为年轻一代,我看见同辈们愈受外来文化影响,进一步模糊“马来西亚年轻华人”的外貌。但是反过来,外来文化的侵入同时也让一些年轻人更加看清自己的身份——外来文化成为了一面镜子。

    请问那短片放映会在那里举办的? 往后能通过什么管道来收到短片放映会的通知吗?我觉得宣传不够,所以这些短片的讯息都不能传达到大众。马来西亚人很可怜,可怜到没有机会看艺、学艺、分享艺和懂艺。

    ReplyDelete
  3. 西西留,行,有空肥来再慢慢读

    浩然仔,那些短片放映会/画展多数是在FB看到的消息/邀请,你加我(ChinLee Gan)吧,我看到了,给你分享。问题是:你还在国外吧?同意你的说法,出走的意义有时就是不断借鉴人家的镜子,看见自己的位置。

    ReplyDelete
  4. 那天有想过飞去KL看《回家、离家、搬家》,还是一样因为工作而错过了。老颜,现场有卖DVD吗?

    ReplyDelete
  5. 有,我买了,你要的话,有机会见面我借你看吧

    ReplyDelete
  6. 太好了,下次见面时跟你拿。
    (大声说)多谢了!

    ReplyDelete
  7. 身为万年潜水员有时要写也不知如何下笔。博主的文笔和思想深度依然如此的高且深。

    身在外国留学时时不时有种身为马来西亚华人的体会,虽然我不知道那些受英语教育的华人有何感受,但每每和新、中国人交流中时而有种看不起他们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感觉,可是有时又觉得不知是不是对自己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定位自卑而自大。

    有时我想,其实身为华人懂不懂和会不会华文已不重要了,因为‘香蕉人’的日子也是一样那样过,有时他们的日子过得比受中文教育的人还好。

    根虽然重要,可是无奈的现实使我和大多数人只能将自己的华文根放下,努力的将英语和重商思维放进脑海中。

    文化遗产在现实下,慢慢的被时间洪流所侵蚀和淹没。而华人却是种‘超’现实的人。

    Paul Hiew

    ReplyDelete
  8. Paul Hiew,那我得慶幸這篇文章讓你浮起來了。你在哪一國念書,念的甚麼科系?

    其實過不過得好,因人而異。如果只是抱著純粹過日子的心態的話,的確,不必那麼費勁想這麼多。

    馬來西亞是個新興的移民社會,要怎麼繼續走下去還走得好,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便是這個社會集體必須找到認同的中心和價值觀,有了合適的定位,才能深入專研,持續累積上一代的論述和探討,為下一代的思維方向提供見解,免於許多不必要,甚至庸人自擾的困惑。

    就藝術積累來說,此刻新一代的我們,往往只能找到零星的碎片,來拼湊我對這片土地的認知。這點很糟糕。

    ReplyDelete
  9. 呵呵,博主的精辟而深奥的反思是让我浮起的原因。

    我在澳洲读着关于金钱的金融。以前还会读读一些较浅薄的文学和哲学,而现在却只读金融相关和赚钱相关的书。

    在外国生活有时会遇到各种华人,中国人会很惊讶‘马来人’会说普通话(虽然他们觉得是很不纯正的华文),香港、澳门人惊讶我们会讲粤语等等。或许对他们惊讶的是为何有些‘马来人’会说华文、粤语而一些不会。

    文化这些喂不饱人的东西,有时真的让我们很难定位,中文教育出来的或许会偶尔回味一下,而对‘香蕉人’(无贬义)而言却是种很鸡肋的东西。再说华人文化当中是有很多很不好的文化遗产例如烧东西和烟花等等。

    而汉学研究及中华文化我觉得有时也很矛盾的。它们属于马华文化但却源于中国,推广的在好也有点象邯郸学步。或许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也不说不定。

    每当人家问起我是什么人,我一定回答马来西亚华人,可是如果人家问我们的文化是如何的,我也答不出来。

    ps 原谅我不知所云的留言。
    Paul Hiew

    ReplyDelete
  10. Paul,深什么奥呢,真的深奥不是这样子的。

    其实不一定非得是华人文化,至少得关心身边过去、现在和期盼未来吧。我认识的一些‘香蕉人’对马来西亚或甚至东南亚文化历史的认识都非常了得,虽说他们领略不了中文美妙,但他们用了另一种途径了解身边的风景。

    我想说的是,由身份认知引起的矛盾,经常成了一只巨大的挡路虎,把很多人对文化历史的好奇心不自觉地湮灭掉。于是,才感觉它像块鸡肋。

    ReplyDelete
  11. 怎么说呢,文化是流动的,从来不是固定在一个区域的。我们熟悉的汉文化固然源自中国,但在这里它搁浅、与环境交融、变种再生了,也等待再创作的。

    澳洲人的文化源自英国,可他们说的英语真难听懂。

    台湾的文化源自中国,可她侥幸避过文化大革命,保存了很多美丽。

    居于世界人口不断的流通移动,各地的文化都没有停止演变。欧洲越来越多穆斯林,已变成当地一个显学。

    已经没有纯粹,可以避免‘杂质’的东西。即使精神上也不能的,因为它一直变。它是活的。

    西藏人从本教接受印度佛教,变成不纯粹的藏式佛教,自开辟出一条道路。

    南美洲人从自然崇拜转成信奉天主教,但是还大幅度保留巫师,类似清明烧纸偶的祈福仪式,有自己特色。

    过去留下的抹杀不去。再创文化,一直在发生。需要时间,需要老少新旧的参与,需要自觉,不能捡便宜,任谁告诉你啥就是啥。

    比起不懂华文教育的华人,我觉得我们多了一点点的幸福。

    ReplyDelete
  12. 麥玲姐,這番話,真如暮鼓晨鐘般敲入了我的心坎裡啊。

    其實等待的就是自省和再創作的過程,正如文中所述的現象,傳統不斷消逝中,而對話卻遲遲未展開,怎樣保住僅有的養分,便是十分值得思考的事了。

    一直以來,本土文化行動遲緩,便是不認真對待自己脊椎裡的鈣質養分,不是嗎?

    ReplyDelete
  13. 我方读了我弟曾登过的文章,大意是,传统(过去)无法一刀切断,会出乱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孔教派或五四知青,均带一定的文化决定论色彩,惟前者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该坚守的根本,后者则把其当作该舍弃的负累,都认为其去留将断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过两者在对峙的过程中,却把问题“尖锐化”了,搞到势如水火,以至无法客观、理性地研究及讨论问题。文化当然对社会的各方面均有其作用,然其方式绝非如治病的药方,或者盖楼的蓝图那么直接,而是比较曲折、细腻和悠远的。

    把文化当作依一时一地之“现实需要”,即可对之进行各种主观的“设计”、“规划”、“建构”、“拆解”、“重组”者(宛如基建工程),往往会铸成难以弥补的大错。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正是在“除旧更新”的“正当”前提下,结果反而摧残、扼杀了文化的丰富生态和生命力,更不利于社会长远的进化和进步。有机的文化,实则上应是超然于政治之折腾的。》

    我觉得我们的大问题是官方的刻意排挤。继而催生种种副作用,比如反射性要看‘主人’眼色做事。

    ReplyDelete
  14. 恰恰因為文化藝術的發酵作用是如此地曲折、緩慢,才一再被務實的馬國人一再擱置,總要在最後就要消失的時刻,才一舉打出悲情策略。

    誰讓馬國華社處事都習慣‘回應’馬來至上主義,而沒有更長遠的集體共識?

    ReplyDelete
  15. 話說回來,令弟都在哪兒發表文章呢?筆名是。。。??

    ReplyDelete
  16. 因为曾经很多的华裔领袖们没有受过足够的中文教育?
    哈哈,真逗笑的。

    我弟在某报发表啊,很久了。大约太霉涩,没什么人注意。

    他的栏子叫《浊水有鱼》,我每次偷他东西,从没跟他说过,你可别捅破。

    ReplyDelete
  17. 某報是哪報啊?當然,這麼正經八百,正襟危坐地論述,是不太受青睞的,在馬國,像鄭丁丁般蜻蜓點水的評論,不必有太崇高的立場,反而大受歡迎!奇怪

    ReplyDelete
  18. 看完了,心中有种莫名的无奈,感叹自己的无力,感叹自己的无知,感叹自己的无能。再次哀悼:富都监狱壁画

    ReplyDelete
  19. 無能的是混蛋政府。

    咱們一起哀悼它們的即將倒台。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